发布日期:2025-03-06 18:31 点击次数:186
做公益本就不容易,在这个地方,家庭成员还成为“拍档”,组团做好事儿。在怀柔区,自2008年以来,共有1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上榜人数全市第一。他们中近三分之一都是在一个人的带动下、家庭成员共参与,实现了一个人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群体、一个群体带动一个区域的良好社会效应,将“德善怀柔”品牌越擦越亮。
全家接力开展志愿服务
“打起梆子点对点,今天给大家说一点;女士们,姑娘们,一招一式温柔点;男士们,小伙们,言谈举止文雅点……”近日,怀柔枫叶红志愿服务队队员、龙山街道西园社区居民鲁桂兰和另外4名队员在队长、鲁桂兰女儿耿潇的带领下,来到该社区张桂英老人家中,为老人表演起快板《说点儿》。演完节目,队员们还陪老人聊天、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鲁桂兰(右二)和女儿耿潇(左一)带领枫叶红志愿服务队到北房镇和美安吉养老照料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鲁桂兰今年85岁,母女俩接力志愿服务30余载。上世纪90年代,鲁桂兰以义务为居民理发开启志愿服务之路,一干就是35年。2021年,一直跟随母亲做志愿服务的耿潇接过接力棒,成立了枫叶红志愿服务队,先后带领队员开展银龄无忧、阅读陪伴等37项志愿服务,惠及市民近8000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达2.29万小时。
在鲁桂兰、耿潇母女的带领下,如今枫叶红志愿服务队的人数已经从最开始的2人,发展壮大到400人。人数还在不断扩大,耿潇的丈夫和儿子、妹妹、妹夫和外甥女都加入进来,成为志愿服务队成员。今年1月15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名单发布,鲁桂兰、耿潇母女荣登“助人为乐”榜单。
鲁桂兰(右一)和外孙女(左一)走进社区居民家中,陪老人诵读。
田占红夫妻携手保卫市民健康、“80后”孙征夫妇坚持近10年走村串巷收集捐赠旧衣物、吴军伶一家四口齐心发展艾草产业带动低收入户增收……在怀柔区,全家齐参与、“家庭拍档”组团做好事的榜样、好人还有很多。
好家风孕育文明好风气
“家庭拍档”的产生,离不开家庭成员对榜样人物的无尽支持与互相鼓励,也展现出怀柔居民良好的家风。
入选“中国好人”的怀柔区怀柔镇王化村村民高秀伶,从小就爱好文艺。2008年,她自掏腰包成立了普法文艺团体——大地之花曲艺团,开始了自编自演、走镇串村的普法之路。从仅20多人增加到如今的近百人,曲艺团走遍了怀柔区16个镇乡街道和多家敬老院、老年驿站等,各类公益演出超过1000场。不仅如此,她为家庭困难但有艺术天赋的孩子请老师,帮助50多名孩子走上了艺术的道路。
高秀伶大地之花曲艺团进行演出,右一为高秀伶。
在高秀伶的带动下,她的丈夫克服困难,通过外请老师辅导,再加上自身刻苦研究,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音响师。
“我婆婆热心公益事业,只要她认准的事,就一定会坚持去做,我非常佩服她。”受她影响,儿媳妇徐超利用业余时间拜师学习葫芦丝、非洲鼓等乐器演奏,考取葫芦丝演奏教师证,十多年来义务带大家学习。
高秀伶的儿子则主要负责每场演出的拍照、录像、撰写信息等工作,孙子孙女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艺术团的演出。
像高秀伶这样的榜样好人家庭,就是怀柔区深入开展好家风建设取得成效的生动展现。
怀柔镇将家风、村风、民风“三风”建设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主题推动日活动、理论宣讲、精品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乡风建设,好家风模范户和最美家庭户评选等工作带动树立良好家风。桥梓镇举办的乡风文化节每届都推出一个主题,包含了和谐新风、最美桥梓、诚信桥梓、文明桥梓等内容;渤海、汤河口等镇乡也相继开展了“好家风户评选”“好家风征集”“书写好家风春联”等特色活动……近年来,怀柔区深入开展以“正家风、清村风、淳民风,做文明有礼怀柔人”为主题的“三风”建设,各镇乡街道纷纷开展好家风模范户、最美家庭户评选等工作,逐步培养文明新风尚。
榜样带动40多万干部群众崇德向善
为做好典型榜样选树工作,怀柔区注重从基层群众、干部党员中寻找好人线索,从身边人入手,在群众中发现,落实社区(村)推荐、街道(镇)审核、区申报的“三级联动”好人推荐评选机制,切实把身边好人推选出来,让群众学有榜样,行有方向。同时,成立了典型人物推荐小组,出台规范文件,完善通报考评制度,建立“候选人储备库”,设置“典型人物举荐榜”,形成了发现、推荐、评议好人的良性循环,确保选树的先进典型“有质有量”。
截至目前,该区已有4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10人被推选为“中国好人”位居全市第一;39人及一个群体获评“北京榜样”,10人荣获首都道德模范,3人获评首都新时代好少年。此外,全区推选首都最美家庭100个、全国最美家庭9个、首都文明家庭10个、全国文明家庭1个。
带头参与垃圾分类、“门前三包”、文明交通……榜样的力量正带动怀柔区40多万干部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高秀伶一家6口现在都参与到公益服务中。